牛静涛 摄影
潘景臣 摄影
程智勇 摄影
刘芳 摄影
福建南靖的云水谣古镇与田螺坑土楼群,是能让现代人穿越时空的神奇之地。这里不仅保存着六、七百年历史的建筑瑰宝,更承载着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记忆。
王红丽 摄影
张诚 摄影
尹延文 摄影
张子秋 摄影
4月23日,泰安市摄影家协会第五次红色摄影之旅一行40余人,带着探索历史的渴望,走进这片古老的土地,用镜头感受它的神奇,用心去触摸它的灵魂。
潘景臣 摄影
刘传华 摄影
蔡爱萍 摄影
韩立强 摄影
据当地导游介绍,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始建于宋元时期,因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声名远播而更此名。漫步在鹅石铺就的古道上,参天古榕树与潺潺溪流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古镇内四十多座土楼星罗棋布,其中和贵楼与怀远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宿磊 摄影
张子秋 摄影
宋昭君 摄影
和贵楼堪称建筑奇迹,清雍正年间用220根大松木打桩建在沼泽地上,五层高21.5米,被誉为"中国最高的土楼"。楼内一口清井水质独特,被认为是闽南人长寿的秘诀之一。而怀远楼则是福建土楼中工艺最精美的代表,双圆环形设计配合雕梁画栋,展现了清代华侨建筑的巅峰水准。这两座土楼不仅是防御建筑,更体现了客家人团结友爱的文化精髓。
张华民 摄影
牛静涛 摄影
陈建华 摄影
距云水谣不远的田螺坑土楼群,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观风貌。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的"五朵金花",依山势错落分布,从高处俯瞰宛如"四菜一汤"的独特造型。这座历经304年才建成的土楼群,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气息。
刘传华 摄影
胡树勇 摄影
冯德庆 摄影
福建土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客家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客家人建造圆形土楼最初是为了防御外敌,却意外促成了世代居民的团结互助。如今漫步在这些古老的土楼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俗风情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气息。傍晚时分,土楼灯光闪亮,摄影师们迫不及待地拍摄。
尚永前 摄影
史秀娟 摄影
姚军 摄影
当现代文明不断冲刷着传统文化的边界,云水谣与田螺坑土楼群却依然坚守着历史的温度。它们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走进这些百年古楼,触摸斑驳的土墙,聆听岁月的回声,你会发现,真正的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依然跳动着的生活本身。(张子秋/文)
编发:泰安市摄影家协会融媒体中心
精彩推荐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