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坛往事 > 正文

词作家乔明:姥姥与陕北民歌《兰花花》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21 19:23:53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个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梁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

陕北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土高原的精神家园。有人说陕北民歌是用老鑺头镌刻在黄土高坡上的一个民族记忆,也有人说陕北民歌是一个民族心中的音乐交响。《兰花花》,正是陕北民歌中重要的代表。最先唱出《兰花花》的人不知是谁,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兰花花》的故事,但经多人考证,有一点是共同的,兰花花姓姬,名叫姬延芳,小名叶子,祖籍米脂县姬家峁姬家岔,后来全家逃荒到延安临镇定居。小叶子1919年出生,长得非常俊秀,桃花面,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小叶子喜欢穿蓝格格碎花花粗布衣服。有人说小叶子姑娘像雨后的马兰花,于是乡亲们就都叫她兰花花。兰花花不仅人长得端正漂亮,而且心灵手巧,学什么会什么,剪的一手好窗花,做的一手好面花,绣的一手好女红,在一十三省远近闻名。《兰花花》叙述了1935年刘志丹率领红军到达延安临镇,穷苦的红军战士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发誓相伴终身,却因红军奉命东渡黄河东征两人依惜相别后,17岁的兰花花被父母强许给富户任家,但不久丈夫因抢劫被处决后,兰花花又被父母强嫁给姓石的富户家,受尽煎熬,日夜思念红军哥哥,年仅21岁就在精神极度苦闷和思念中病逝的故事。

陕北是革命老区,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包括陕西省今天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因都在陕西北部,所以称陕北。自古以来,陕北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的“绳结区域”,形成了以秦汉农耕文化为主体,融合了部分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和转战陕北,指挥人民解放军进行民族解放战争,载入中华民族革命历史史册的地方。

虽然我出生在鄂尔多斯,但由于祖籍在陕北,和陕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地域和工作的关系,所以对陕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对陕北民歌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工作之余,喜欢文学艺术,特别是进行歌词创作,更加深了我对陕北民歌的偏好。因此,每当踏上陕北的黄土地,总想听听陕北民歌,寻找那片沟壑纵横、峁梁相依、川道河水相连的一个个黄土地上的故事,倾听从一座座窑洞里飞出和流淌的一首首歌声,感受这片厚土地上滋养的浓浓风土人情。特别2019年5月23日,作为当代音乐创作作品被收藏的词作家,应邀赴榆林参加《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仪式,目睹立足“全国性、唯一性、权威性”而建设的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和产品研发,以经典陕北民歌诉说黄土高原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发展,以实物展品陈列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融合展示的博物馆,再次深深感受到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

陕北民歌,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的最简便的艺术形式。毫不夸张地说,陕北民歌是唱遍中国,走向世界的民歌,它有《诗经》的传统美,又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美,有苍凉的感叹,更有浪漫的情趣,有真实的故事,更有夸张的想象,有沧桑中的悲壮,更有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对黑暗势力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陕北民歌,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精神的故乡,从时间长河中走来,寄托着一代代人真挚的情感。

最初听到陕北民歌《兰花花》,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事。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领导工作岗位上工作的老爷已经早被革职群专,关入了“牛栅”。从小跟随老爷和姥姥生活的我和全家人被迫从青灰色的三间大砖瓦房赶出,搬入了一间土打墙的只有十几平米的平顶小屋内。在那些人情冷漠的疯狂日子里,已是中年的姥姥,一个人带着三个正在中学和小学读书但已停课弄革命的舅舅和年幼的我生活,睡觉时只能挤在家中唯一的小土炕上。由于炕小太挤睡不下,我又年小,睡觉时只能常横躺在姥姥和舅舅们的脚下,春夏秋冬,度过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记得是在1969年隆冬季节的一个漆黑夜晚,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小屋窗户和门上玻璃结上了厚厚的冰花。昏暗的灯光下,姥姥盘腿坐在小炕桌旁,一针一线缝补着舅舅们穿破的衣裳,缝补中突然轻声吟唱起来,歌声婉转而凄凉,在屋中回荡:“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地采,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吟唱中姥姥的眼睛红了,泪水夺眶而出,挂在了脸上。我惊讶地看着姥姥,忙用自己的小手去为姥姥擦去脸上的泪珠,姥姥的歌声停止了。瞬间,小屋内静静的,仿佛永恒流动的时间已经停滞,歌声永远铭刻在我心上。后来我才知道,姥姥吟唱的这首歌,是陕北著名的民歌《兰花花》,也是一首姥姥心中最喜爱的几乎伴随她一生的歌。

老爷和姥姥都是地道的陕北人,于1921年农历4月同月出生在靖边县红墩界席季滩村,老爷段振江农历4月22日生,姥姥王凤麟农历4月29日生。老爷家是大户人家,老爷的父亲是当地天主教堂的大掌柜。姥姥出生后从小失母,三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家中没办法养活,将她过继给没有生育儿女的二妈。二妈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绣的一手好花,是老爷父亲家中的绣女。姥姥经常跟着二妈去老爷父亲家中做针活儿。姥姥聪慧好学,性格人样又好,9岁时被老爷的母亲看上,送给了王家一头牛,定了娃娃亲。1936年春,年满16岁的老爷和姥姥在老爷父母的操办下成婚。婚后不久,在父亲和家人支持和鼓励下,老爷和同乡的几名青年追求知识,立志离家,到很远的著名的榆林中学读书。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的烈火在全国燃烧,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1938年秋,在榆林中学读书的老爷,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怀着报效国家,誓死抗击日寇的决心,瞒着父母、妻子和兄弟,毅然决然地和几位追求爱国和进步的同学弃学,秘密投奔延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老爷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员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129师769团2营任职,奔赴太行山,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等战役,在战火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老爷离开榆林中学后,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杳无音信长达八年。八年中,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老爷无时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妻子,亲人们和姥姥也无时不在思念着老爷。乡亲们都说老爷战死沙场,已成千古。一直在家务农、料理家务、照顾公婆的姥姥却始终在期盼中信念坚定,深信总有一天,老爷会平安回来与亲人和自己团聚。直到1944年,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久别八年的早已是八路军军队干部的老爷,才第一次回家与亲人们和姥姥团聚。八年中,正是姥姥怀着对丈夫深深的爱,不知多少次在夜晚背着公婆,眼含热泪,吟唱着心中的《兰花花》,盼等老爷凯旋归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1983年12月,老爷从乌海市一届政协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光荣离休,驻进市委专门为离休老干部建起的干休所,过上了离休后快乐的生活。每逢过年过节,子女儿孙们归来欢聚在一起,说祝福的话,唱祝愿的歌,姥姥总会在大家的一再请求下,唱起她一生都在用心吟唱的《兰花花》。《兰花花》,已成为全家人公认的姥姥唯一保留的歌。

1997年1月10日,76岁的在文革中被打残的老爷,在与疾病多年的斗争中辞世。解放初期,姥姥放弃了参加工作的机会,一辈子扶助老爷,相夫教子,勤劳质朴,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老爷辞世后,姥姥开始了漂泊的晚年生活,先后在乌海、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度过老年的时光。特别是晚年居住在呼和浩特的日子里,在鄂尔多斯市工作的我只要有时间和机会,就去看她,尽力陪伴在她的身边。尽管有家人的陪伴和保姆伺候着姥姥,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姥姥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还是越来越不行了,后来生活也很难自理,再加上眼睛患严重的老年性白内障,什么也看不清楚了,常常不得不用手去摸认来看望她的亲人。但是,躺在床上的姥姥始终是坚强的,始终沒有糊涂,神智永远是清晰的。一天,我坐在老人家的身旁,凝视着日渐消瘦的姥姥说,您再唱一次《兰花花》吧,姥姥憔悴地轻轻摆摆手,依然微笑地说,“我想唱,可我唱不了了”。2012年4月8日的夜晚,当我踏着星光最后一次去看望姥姥,离别时告诉老人家我第二天早上要乘飞机去香港,参加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的招商洽谈会议和招商引资活动时,姥姥猛地紧紧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4月11日,我离开姥姥三天之后的上午,姥姥在老爷辞世后的16年,追随着老爷,走完了她享年91岁的人生之路。

姥姥走了,带着对亲人的爱,告别了她深深眷恋的人世间,与老爷合葬在内蒙古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公墓之中。转眼间,八年过去了,在和煦的春风里,又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百花盛开的春天。八年中,我多次到陕北,一次次站在横空天籁而又不绝音的黄土地上,用心感受永远唱不完听不够的不老的陕北民歌,寻觅陕北民歌里的世界。直到今天,《兰花花》依然是人们最喜爱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在传唱中创作成为管弦乐、钢琴曲、二胡协奏曲,创作成为歌剧、舞蹈、歌舞剧,这些音乐和艺术作品,都是以民歌《兰花花》曲调为基础,结合陕北民歌整体的风格进行扩展,都在用不同的形式传扬着《兰花花》,《兰花花》成为经典,一次次走上了中国和世界的舞台。《兰花花》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传唱到今天,歌声中的那个兰花花,早已不再是延安临镇的那个苦命女子,更多的是黄土地上成千上万个追求圣洁爱情,与痛苦和艰难抗争,在奋进中追求光明和幸福的无数个陕北女子,她们用歌声倾诉情感,以歌声来激励起生活的勇气,在歌声中直白地描述心中的渴望、梦想和对未来百折不挠地追求,生动再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精神风貌。歌声里,陕北人在奋斗,生命在燃烧。今天,当我再次细细品味陕北民歌《兰花花》,我深深地感悟到:那陕北出生,黄土地哺育成长的善良贤惠、执着顽强的姥姥,不正是那些众多栩栩如生的陕北女子群雕中,昂首站立的一位吗?

作者简介:乔明,男,国家一级词作家、高级经济师、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鄂尔多斯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鄂尔多斯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撰写并发表《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等多篇论文,整理发表《迎接成吉思汗灵和筹建成陵》等20多万字文史资料。创作出版诗歌散文集«岁月如歌»、散文摄影集«游者手记»,整理出版爷爷老红军乔桂章革命回忆录«难忘的岁月»、主编出版让世界近看内蒙古系列丛书«神圣的鄂尔多斯»等。创作出版«故乡的奶茶——乔明作词歌曲集»CD。其作词的歌曲«故乡的奶茶»、«草原绿色»分别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飞起来》被选为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开场曲和主题歌,《心中的马兰花》被选入内蒙古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庆祝内蒙古成立70周年歌曲专辑《祝福草原》,《鄂尔多斯》被收入《内蒙古民歌精品典藏》DVD和《内蒙古民歌名曲通典》,《草原,我的家乡》,发布后列蒙古音乐网音乐排行榜之首。

来源:乔明文学艺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