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农田,无疑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自然考验。从播种时令农人焦灼的干旱,到收获前连绵不绝的秋雨,这片土地在龟裂的期盼与水涝的担忧间艰难前行。但也正因如此,当秋风终于吹散阴云,金黄的玉米如约般堆满场院时,这丰收的景象才愈发显得沉甸甸的,透出一种历经风雨后的珍贵与非常。
走进村庄,空气中醇厚的谷物清香,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一份厚重补偿。目光所及,路边、院落、空地上,一座座“金山”拔地而起,为村庄披上了最温暖明亮的秋装。玉米有的铺展晾晒,有的整齐码放在特制的架子上,更多的则被装进编织袋,整齐垒放,静待归仓。这满目的金黄,是对这个多舛之年最有力、也最抚慰人心的回答。
AI生成
丰收时节,村庄里处处是忙碌而满足的景象。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晾晒着金黄的玉米粒,老人们用工具不紧不慢地翻动着玉米,确保每一粒都饱饮阳光,这是世代相传的细致功夫。妇女们则围坐一旁,娴熟地将晒得酥脆的玉米棒装袋、捆扎,谈笑间,丰收的喜悦在指尖流淌。阳光洒下,每一粒玉米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与人们脸上淳朴而欣慰的笑容交相辉映,织就了秋日里最动人的画面。
这来之不易的丰收,远不止是物质的归仓,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每一颗饱满的玉米里,都凝聚着对艰辛劳作的回报、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深藏着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在这里,人与土地的故事绵延不绝,他们用双手接续着春华秋实的古老承诺,也用一次次的丰收,诠释着生活最本真的模样——质朴无华,却坚韧有力,在风雨过后,愈发显得温暖而纯粹。(图文:朱爱华/宁阳县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新闻热点
大众之声